首页

蕾拉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8 12:49:10 作者:流程“瘦身”服务“加码” 山东政务改革跑出“加速度” 浏览量:78609

  中新网济南5月27日电(王采怡)“一个电话,当天就解决了大难题,鄄城服务暖心又高效。”近日,河北邯郸的陈先生在办完联合收割机转移登记手续后,点赞菏泽市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此前,陈先生购买鄄城县左营村村民的二手收割机,在邯郸过户时,因原车主未申领车辆登记证书遇阻。于是,他拨打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窗口电话求助。

菏泽市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办理窗口。鄄城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供图

  接到电话,工作人员启动“跨域协办”机制,核实电子档案后,与邯郸曲周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反复沟通说明情况。仅3小时,问题便得到解决。这场鲁冀“接力服务”,是鄄城县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缩影。当地推出“云帮办”“跨域协办”等举措,实现异地办事“一站结”。

  当前,山东政务服务正以流程“瘦身”破解办事堵点,以服务“加码”提升民众体验。各地通过机制创新、数据互通、服务下沉,推动政务改革从“减环节”向“提效能”跃升,让企业、民众在“少跑腿”“快办事”中感受政务服务的“山东速度”。

  “我们在服务大厅内设立退休‘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用人单位和参保职工只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供必要资料,窗口工作人员即可通过信息平台推送业务至相应科室流转办理。这种‘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模式,既节约时间,又提高办事效率。”菏泽市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超介绍说。

  近年来,单县人社局不断创新“温暖人社”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推进退休“一件事”服务工作新模式。通过建立协同机制、重塑业务流程、强化系统集成等举措,当地将线下的退休申报、资格确认、缴费维护等15个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实现退休手续高效便捷和人性化办理,提升民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近日,临沂市郯城县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活动,针对部分农机不能到指定地点年审等问题,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工作人员直接入户进行办理,实现服务“零距离”,让民众“零跑腿”,省时、省力又省钱。

  “以前农机年审要跑县城,费时费力,还要花费油钱。现在好了,农机技术人员直接到村里来审,很快就搞定了。”在郯城县胜利镇徐蒲坦村检审现场,农机手杨师傅对贴心服务“点赞”。

  打造帮办服务团队,护航项目“无忧办”;定制项目专属套餐,服务企业“精准办”;创新工作服务机制,项目手续“高效办”……郯城县持续擦亮“舒郯办”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当地共为110个重点项目开展帮办服务200余次,帮助办理手续280余项。

  “没想到一天之内,就能拿到三个许可证。政府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可以安心搞建设了。”近日,优典大健康项目负责人万磊对菏泽鲁西新区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

  在鲁西新区农业农村发展局、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协同努力下,该企业高效办理了取水许可证、工业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优典大健康项目第二、第四条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一、第三、第五条生产线正在安装调试。

  为精准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菏泽鲁西新区创新推行“链长制+专班制”服务模式,为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专员”,构建起“问题收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闭环反馈”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真没想到镇里就能办股权变更,而且一次就办好了。”在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便民服务中心,经营农副产品的负责人王鑫20分钟便办完了业务。这得益于莱芜在全区推行的“三统一”标准体系,使得审批事项在镇街即可“一次办理、一次成功”。

  今年以来,莱芜区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智慧化转型,构建“数字+人工”双轨服务模式,线上提供远程咨询、在线申报、进度查询等服务,线下全流程帮办代办、提供“一对一”精准辅导。同时,该区统一建立“好差评”机制,“评价—整改—反馈—提升”全链条闭环。目前,莱芜区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98.9%,民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以上。(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未来三天陕甘宁等地有强降雨 南方酷热天气持续

比如,某平台一家店铺售卖一款“儿童节专用化妆品套装”,包含隔离霜、粉底液、腮红、定妆散粉、口红、30色眼影盘、眼线笔、睫毛膏等产品。该产品号称“一套即可!多场景适用。经权威检测,可安心购买。植物彩妆,妈妈更安心”。

河北滦平:数十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安家筑巢

另一方面,民进党虽隐身在以“民间团体”面目出现的侧翼势力身后,其“选输之后想推倒重来”的意图已是路人皆知。民进党现任秘书长林右昌被指为“罢樑”案幕后推手,基隆东岸商场经营权争议正是他八年基隆市市长任内留下的缺失之一。

人民论坛网评 | “春节申遗成功”奏响文化自信强音

时下,走进泽州县晋庙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一袋袋经过培育的菌棒码放整齐。晋庙铺镇位于大山深处,全年无霜期长,镇域内有供电线路和水库,发展食用菌产业有优势。但多年来,各村由于资金短缺、用地紧张,导致产业发展迟缓。

歼-35A“新”在哪里?

在全国政协委员、“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聪看来,做好科普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委员通道”上,叶聪带来的一份最新成绩单振奋人心。4年来,中国首艘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有25次,让32人下潜到了万米海底开展作业,持续刷新万米下潜人次的纪录。他告诉记者:“刷新世界纪录、让深潜技术世界领先,这种‘硬核’荣耀感,是我们队伍里年轻人的幸福感来源。我平时也给孩子们做很多科普的工作,向大家介绍我们的装备是怎么研制出来的、在海底是怎么工作的。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深海的领域投入精力,获得成就。”

【理响中国】数字赋能“大思政课”实践转型升级

高原初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岳峰村党支部书记李忠顺在2024年“一学两讲三促四提升”暨“我为群众算笔幸福账”活动中“晒”出去年的工作清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